牛郎的天空 > 玄幻奇幻 > 大唐: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> 第九十八章 言传身教
  当个老师,带一带学生。
  这一点,对于江枫来说,是非常在行的。
  特别是带着学生们下田地。
  八月的秋风带着少许的凉意,田地之中的一些水稻和其他农物,都差不多成熟了。
  这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。
  在玉山书院下面,有一片旷阔的田地。
  在这田地上,可以看到很多的农户。
  大部分的田地,都是属于那些庄主或者是乡绅的,只有少部分被开垦出来的,才是属于农户自己的。
  农户不仅仅要给庄主还有乡绅种地,还有自己的一小片耕地需要耕种。
  如此一来,他们不仅仅能够吃饱饭,还能用粮食换一些布匹或者生活用品等。
  荆襄之地的棉花制作成的棉衣和棉被,如今是已经是大唐最吃香的物品。
  再有钱一些的,就会买一些高档的物品。
  除了棉衣棉被之外。
  徐州之地制作的染布,那颜色多种多样,材质也非常好,上等的蚕丝。
  还有蜀中的蜀锦,那是达官贵人才能用上的上等货。
  有了自行车。
  一些学子来往玉山书院的时候,就方便了很多。
  同时,自行车也在慢慢地发展,现在有了更好的三轮自行车以及四轮自行车。
  再加上苦力修建出来的道路,世家修建出来的桥梁,沟通了整个天下。
  从南到北、从东到西。
  所用的时间,都比以前缩短了很多很多。
  各地之间的交流也变得熟络起来,每一天都可以看到,行走在官道上的成群结队的人。
  大部分是行脚商,一部分是走亲访友,还有官府办差之人。
  时不时,会有一辆自行车。
  又或者是马车。
  又或者是四轮自行车。
  在玉山书院下山的阶梯上,江枫带着一个班的学生准备去往田间。
  “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你们将来都将会成为大唐的国之栋梁,如不懂农事,又如何解决农事之所需,又如何知道,每个月要种什么,要收什么?又如何知道,水稻是怎么种出来的?又是怎么成为大米的?”
  江枫走在旁边,一个班差不多二十个学子,走的整整齐齐。
  等到了田间地头。
  江枫率先和那些农户打招呼。
  “陈大哥,又来麻烦你了。”
  满身泥土、风尘仆仆、被晒的发黑的皮肤,看起来沧桑无比,脸上却带着自豪的笑意。
  “国师说的哪里话,能够为这些个学子说一说咱这耕种的把式,那是某的荣幸叻!”
  江枫笑了笑。
  二十个学子,对着陈大哥微微施了一礼。
  陈大哥笑得更欢乐了。
  “某跟你们说,这种地呀,是一个幸苦的活儿,但是干好了,来年就能吃饱饭,干不好,来年就只能饿肚子!
  这片田地……。”
  不管这些学生到底能不能完全听进去,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学会和掌握。
  江枫就是带着他们熟悉,带着他们了解。
  以后,也不会指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农学家,更不指望他们能够下田种地。
  读书为的是什么?
  还不是为了能够谋得一个很好的前程,能够进入庙堂,成为一个手握权柄的大臣!
  那些时代为农的长辈,也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有出息,能够光耀门楣。
  然而以前他们几乎没有那个机会,世代为农,那就是世代为农。
  想要翻身把歌唱。
  那就只有一条路。
  只不过,现在的大唐是一个安康稳定的年代,以后也将会一直国泰民安下去。
  那不可能还是走以前的老路。
  等个几百年,一个昏官,几个奸臣,就直接再一次掀起乱世。
  学宫,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希望。
  陈大哥后来也开始打算,等到自己那八岁的儿子长大,到了十八岁就送入学宫。
  一个时辰之后。
  江枫带着他们差不多看完了玉山书院山脚下的所有田地,和这些农户一个一个打交道。
  如今坐在一片山坡,看着下面的田地。
  “你们有什么感想,可以畅所欲言。”
  一个学子站出来说道:“农学乃是基本,有了农,才有了粮食,有了粮食,大唐人才能够吃饱,吃饱了,才有力气做事情,才能够活下去。
  粮食是支撑大唐能够繁华和昌盛的基本,农户便是种出这些粮食的基础。”
  “可是如今好的田地都掌握在那些乡绅以及庄主的手中,农户种着这一大片的田地,到了最后,也只是得到很小一部分的粮食。
  长此以往,当没有了农户,那粮食又该怎么被种出来,某觉得,农户也应当被重视。”
  “士农工商,本就是读书人治理天下,农户耕种天下,工人修筑工事,商人……
  商人喜追名逐利,却也不是没有用处,最起码可以让北方之物卖与南方,让南方之物卖与北方。
  国师您当初也说过,商人是大唐繁荣之基础,是让大唐货币流通起来的工具,是让百姓手中能够有钱财的工具。
  所以我觉得这士农工商缺一不可,每一个都非常重要。”
  “……。”
  江枫听完学子的发言,这才说道:“每一个人的所得,汇集起来,便是你们这一堂课的所得。
  你们大可回去之后稍加整理,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,选择一个方向去探讨,写一篇文赋出来。”
  “喏!”
  ……
  江枫这种特立独行的教学方式,让玉山书院的山长们有一些头疼。
  因为学子们突然变了样。
  不再是以前,他们教什么,学子们跟着学什么。
  现在是,他们教什么,学子们会提出很多疑惑,会有很多见解。
  而且,这些学子说的好像都有一些道理。
  他们竟然无从反驳。
  学子们快要比山长还要厉害,还要聪慧博学了。
  那他们这些山长,还教个什么呀。
  本来,有一位大儒,见到江枫这种作风,就直接提出来不教了。
  这还不行。
  一日为师,岂可因为理念不同就说不教了就不教了。
  江枫可是义正言辞,说的这位大儒羞愧不已,继续呆在玉山书院中。
  为了不让大唐那些学宫教出来的学子,最后都是书呆子。
  江枫向李二陛下提出来规范教学内容,也就是编撰教材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