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郎的天空 > 穿越历史 > 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 > 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91节
  政权稳固程度完全是两种概念。
  东晋南宋虽然丢了半壁江山,但整个江南地区是没有被破坏的,而朱由榔则不同,几乎整个大明都丢光了,他不是在维持一座旧房子,还是在废墟当中建一座新房子,相当于和朱元璋一样再打一遍天下,并且朱元璋面对的,起码是一个群雄并起,四分五裂的天下,和入主中原近百年,早已腐朽不堪的北元。
  而自己所面对的,却是铁板一块,正在上升期当中的满清。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  李定国勒马在宁都县城前,和一旁的张家玉言语
  两人一个是南路军招讨使,一个是福建巡抚,本来主要战场应该是福建,但在过去的二十多天却一直在江西赣南。
  因为就在七日前,驻守赣州的王得仁反正,这次并没有金声桓那般麻烦,城中并没有什么清军反抗力量,迅速完成了城防交接。
  进入赣州后,李定国竟然长达十几日毫无动作,既没有趁机继续挥师福建,也没有北上赣北,参与北面会战,而只是在赣州北部瑞金、宁都、石城、兴国等地聚集兵力,四万多大军按兵不动。
  随行的张家玉难以理解,他身为福建巡抚,主要职责就是辅助李定国光复福建,结果其人竟然一直待在赣州毫无动作,如何让他不怒?
  “李都督!现在江西北面陛下八万大军正陷入困顿,多铎十万雄师从浙直而去,咱们必须要在福建、浙江打出点名堂来给陛下分担压力!”
  “现在距离出兵已经过了一月有余,为何还在按兵不动?都督莫不是忘记了陛下战前殷殷嘱托了吗?”
  李定国长叹一声
  “张抚台说得不错,是时候动了。”
  原本做好被拒绝准备的张家玉闻言却是愣住了
  李定国接着解释道
  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“之前在下一直不愿动兵,并非怕了博洛或是多尔衮,而是真的不敢。”
  “不敢?”
  张家玉皱眉
  “抚台有没有想过,在这次北边传来谭泰放弃九江,鄱阳湖我军失利之前,你真的能想到多铎往那边去吗?”
  张家玉张嘴欲言,却又说不出话。
  “我换句话说,如果我是多铎,大可以不去鄱阳湖,任凭谭泰死守孤城!乃至于城破人亡,而将十万大军直接往南,不过福建,从广信府、赣州北穿过,直扑吉安!”
  “届时又会如何?”
  张家玉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官,他是带过兵打过仗的,略一思索,就不禁冷汗背出。
  如果多铎真的按照李定国所说的做,那么清军就能在明军南北两路之间穿过,直接将兵锋烧到湖广边上!
  届时湖广东有多铎十万雄师,北有济尔哈朗虎视眈眈,西有豪格大军威逼,拿什么抵挡?而此时明军北路尚在九江攻城,南路军还在福建奋战,远水难救近火……
  而李定国在赣州的这十几日,就是在等可能到来的多铎!
  想到此处,张家玉不禁羞愧向李定国告罪
  “是在下愚昧了,未能体察都督苦心。”
  “只是,如今之势,我军又当如何行动呢?请都督明示。”
  李定国连忙谦逊两句,才解释道
  “江南清军看似二十多万,但过半都是近两年新募丁壮而已,不足为据,真正作为依仗的,不过三支八旗劲旅,一曰多铎镶白旗万余众,二曰南直的勒克德浑正红旗一部,三曰浙闽的博洛正蓝旗一部。”
  “其中以多铎为最强,眼下多铎屯兵鄱阳,马上就要与陛下大军交锋,已是无暇他顾,博洛虽有**万大军,但多为新兵,真正堪战之师,不会超过三万。”
  “我军正可以经建昌东出,奔袭建宁,吸引博洛,而后北上,从赣浙闽交界之地穿插而出!届时向西可以切断多铎后路,与陛下大军前后夹击,向东可以席卷浙江,与吴王所部呼应!”
  明代江西全图
  张家玉衷心佩服
  “都督大才!”
  决定一下,南路军四个师四万余人和张家玉手中两万多人重新分配任务,张家玉留在赣州,总摄闽南、赣南防务,警惕博洛趁机突破,李定国则率军北上,直往建昌府。
  第65章 汉川
  沉默的对峙开始了
  鄱阳湖两侧,整个东亚地区最庞大的两个军事集团,开始隔湖对垒。
  对于明军而言,通过和谭泰的战斗表明,两军之间,尤其是满清八旗以及精锐绿营,和明军还是有相当差距的。
  故而李过的策略变得稍显保守一点,先稳固鄱阳湖西侧九江、南昌、南康各府,命令袁州府方向的赵印选部迅速拿下宜春,吉安方面的郝摇旗也在加紧发动抗清义军。
  焦琏部被派驻湖畔的渚溪镇,警惕清军水师登陆
  多铎这边,也仿佛陷入沉默,谭泰撤出九江后撤往都昌,和叶臣一起防卫鄱阳湖东北地区。
  从地图上看去,两军势均力敌,分别控制鄱阳湖两侧,以湖中间的江心岛为界,分别控制了湖西北和湖东南。
  双方都不愿主动登陆,而是不断派出水师骚扰,总计七万多人,超过六百艘战船在广阔长达二百里的湖中交界线上你来我往,巡游袭击。
  在零星血色交锋中,令人窒息的沉默下,却是暗流涌动的积蓄力量。
  犹如两名绝世高手般,分别而立,静静等待对方的第一击。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  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自己的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中这样写道
  “湖广之形胜,在武昌乎?在襄阳乎?抑在荆州乎?曰:以天下言之,则重在襄阳;以东南言之,则重在武昌;以湖广言之,则重在荆州。”
  其人指出湖广重要战略要冲有三个,襄阳、武昌、荆州。
  在他看来,如果着眼全天下,那么襄阳在天下之中,北可倾泻中原,南可雄踞江表,东可居高临下进取江南,西可挟制巴蜀,是“天下之腰膂也”,南方政权得到襄阳,才能保住江南,并且有机会图谋北方;北方政权得到襄阳,就可以居高临下,在长江上任何一点攻击江南。
  而武昌和荆州,则是江汉平原的重要节点与门户,前者可以直接控制长江,是“九省通衢”,而后者卡在湖广北部最重要的腹地咽喉。
  问题是,现在这三个地方只有一个武昌在明军手里。
  堵胤锡非常敏锐,在济尔哈朗进驻江北之前,他就趁机连忙派军渡江抢占武昌对面的汉阳、汉口,得到了完整的后世所谓“武汉三镇”后,又拿下了北面沿江的黄州府城黄冈。
  这才算在长江防线上找到了两个立足点。
  济尔哈朗的大军来的很快,由于明军秋前开战让清廷措手不及,以至于一部分扩军计划还没有完成,但济尔哈朗手下依旧有超过八万人。
  尤其是其中镶蓝旗精锐超过八千人,是此战中仅次于多铎镶白旗外参战最多的八旗部队。
  汉阳西北,是明军江北面对清军最前沿的据点,汉川县城。
  汉川,位于汉江汇入长江的末尾,是武汉三镇的门户,也是清军要攻取武昌腹地所要攻克的第一城。
  约两丈高的土胚包砖城墙上,大明光复军前军第七师总兵李明忠按剑而立,面色肃然,冷冷看着远处踏地而来,如同阴云般的数万大军。
  那是济尔哈朗的主力部队,八千镶蓝旗精锐和四万多绿营。
  济尔哈朗的意思很明显了,在席卷了襄阳、郧阳、承天等江北诸府县后,最终还是把眼光放到了武昌,这个唯一还在明军手中的战略要冲。
  满清八旗将帅用兵,不同于桂北孔有德那般迟疑,而是向来决然,这大概是从大兴安岭的雪原中狩猎所得来的兵法,不发则已,一发必中,在没有找到目标之前毫无动作,积蓄力量,一旦做出决定,就如同重箭所发,倾泻而出。
  层层叠叠黑压压的兵马将汉川城三面围了个水泄不通,开始连夜打造攻城器械,准备一鼓而下。
  李明忠的出身比较特别,简单说,他以前和孔有德、耿仲明乃是同袍,其人本是文官,为昌邑主簿,投笔从戎,参加毛文龙所部。当初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,二人邀请劝说李明忠投靠后金,他却严词拒绝,随后“单骑返京”。
  南明弘光朝,史可法选拔将领,李明忠为第一。
  隆武朝时,隆武帝企图从广西募兵入卫,李明忠带着六千人赶赴福州,在三水听闻隆武帝已经遇害,遂留肇庆。
  朱由榔继位后,将他留在韶州防备江西清军,后来桂北之后,为了“掺沙子”,李明忠和所部被分到了前军任总兵。
  堵胤锡知道李明忠在前军当中后,点名对高一功建议此人率部出镇江北。
  堵胤锡因为当初招抚忠贞营的经历,和前军各将领的关系特别好,这也是朱由榔让前军留守湖广的重要原因,将相配合,能够解决很多问题。
  李明忠用兵风格和焦琏、郝摇旗、冯双礼之类猛将不同,如果一定要给个类比的话,他是那种西汉名将赵充国一类“善战者无赫赫之功”的将领,治军极为严谨,他所部是明军当中为数不多完全没有选锋、亲兵的军队,所有军饷全部足额发放,不养私兵。军令纪律极严,对待上下将士一视同仁,善于安排琐事,无论是扎营、行军、休整都是一板一眼。
  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这种指挥风格是天生的守备良将,这也是堵胤锡向高一功建议的原因。
  “各营都准备好了吗?”
  李明忠冷冷对一旁将佐道
  在入驻汉川城后,李明忠首先就遣散驱赶了城中妇孺百姓,让人带他们前往汉阳汉口方向,不要留在城内,又征召三千丁壮协助守城,麾下三个营,一个放置于城外刘家塥,呼应城防,剩下两个营留在城中。
  而后带着城中将士丁壮在城内外广修壕沟、工事,甚至专门从堵胤锡和高一功那里要来十多门新造元年式火炮,企图重现当初明军在桂林对付孔有德的招数。
  粮草辎重也提前准备多时,粮食由于从两广方面转运过来(湖广还没有秋收),有些麻烦,只能吃上两三个月,但也足够了,弹药、箭矢之类则十分充足。
  为了增强守备力量,李明忠还专门从堵胤锡那里多要了两千多支新式火铳,好在粮食转运麻烦,但武备局新建的大冶分厂就在旁边,很快就能调集,甚至还多拉来六门才铸好的新式火炮。
  当明廷东征江南的决策下了后,大冶武备局分厂的建设迅速加快,规模扩大,大量原本佛山的熟练工匠被调了过来,工部新发下的拨款超过一半都用在这边,这一切都是为了等到战时,明军的武器装备补充不用千里迢迢从佛山转运,而是在大冶就地生产,既可以补充湖广明军,沿江而下,就能运送到江西地界。
  如此,城中装备二十门新式火炮,新式火铳超过四千支,四面城门全部被砖石堵死,再加上汉川本就是县城,面积不大,二十门炮放上去,竟是能覆盖绝大部分范围,犹如刺猬。
  围城三日后,清军终于响起震天鼓号,北门方向,一部约五千多人的清军列阵抬着各种简易云梯和攻城器械而来,后面还跟着十来门红衣大炮。
  很显然,清军还没有发现城中装备了新式火炮。
  自从桂北之后,清军又新铸了约五十门红衣大炮,济尔哈朗手中便有十五门。
  清军炮队将官开始指挥炮兵选择炮位,但他们却不知道,此时已经进入了明军火炮有效射程当中,可明军火炮依旧沉默,准备等对方停下。
  清军炮队终于选择好炮位,开始准备。
  还没等他们填装弹药,远处城墙“通通通”数声,战斗已然打响,数枚弹丸飞驰而来!
  第66章 江汉砥柱(上)
  在这个信息交通极其落后的年代,一方面,前方的战场最新讯息难以及时传导致指挥中枢和其它友邻部队,但另一方面,如果在战场上,对手出现了全新武器,纵使非常重要,但信息差所造成的优势,依旧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。
  比如说,眼下济尔哈朗就还完全不知道明军换装了新式火炮的事情,甚至,桂北战场上所发生的,红衣大炮与新式西方制式火炮之间的巨大差距,对于大多数清军将领而言,都是一无所知的。
  故而,眼下汉川城头的这二十门新式火炮,将给济尔哈朗留下深刻印象。
  “砰!”
  一枚火热的三斤重弹丸越过近两里,以抛物线姿态朝着清军炮队犁了进去,几名挡在直线上的清兵当场变成一蓬血雾,被火热温度与加速度冲散的残肢断臂飞出一丈多远,清军炮队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然付出惨重伤亡。
  炮兵是一个积累的技术兵种,随着新式火炮的广泛装备,明军炮兵总结出许多战斗经验,比如这种在城墙上固定射击,可以在事前就通过试射校正诸元,记录数据,等战斗打响时,只需要按照之前试射时留下的数据便可以校正射击,准确度能提高数倍。